时间:2022-11-07 20:38:03 | 浏览:983
1969年,一个小屁孩出生在广东潮阳,谁都不知道,这个人会成为今后的中国首富。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广东潮汕地区成为了最先对接海外的特区之一。那时候,国内电器需求井喷,许多进口电器从潮汕地区进入国内。而黄光裕和他哥哥黄俊钦一开始就回收垃圾堆里的二手电器元件,进行加工再组装,最后转卖赚钱。
1985年,初中还没毕业的黄光裕跟着黄俊钦一起放弃学业开始做生意。兄弟俩最初一路北上。他们知道,沿海地区竞争激烈。相对而言,内陆地区则是市场空白。在内蒙古,兄弟两的电器产品广受欢迎,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4000元。以现在视角看来,4000元也就是最低工资水平,但当时的4000元相当于一笔巨款。
之后,由于呼和浩特警方以走私贩卖的罪名把黄俊钦关押了81天后,兄弟两决定转战其他地区。而那时,胆大的黄光裕把目标定格在了北京。兄弟俩承包下了珠市口东大街一家国营服装店,那家店就叫“国美”。原本一家服装店,但后来发现服装不好卖,反倒是电器销量火爆。
拥有着从广东源源不绝的低价电器货源,兄弟俩的生意越做越好。这时候,黄光裕的商业头脑显示了出来。他说服哥哥大力投放广告吸引更多消费者。黄光裕买下了北京晚报的版面,并且把产品价格都贴了上去,以告知消费者,国美的电器有多便宜。这种尝试也的确成功了,因为看中了国美的低价电器,许多消费者慕名而来,成为国美的忠实客户。
1992年,两兄弟的店面就达到了两位数,全年销售额高达2个亿。而那时候,国内对于富豪的定义还仅仅停留在百万身价。拥有了那么多钱,兄弟俩自然想要干大事。当时,正值房地产行业兴起之际,兄弟俩开始进军房地产。新恒基大厦、鹏润大厦就这样拔地而起。但恐怕黄光裕自己都没想到,这就是之后自己进监狱的伏笔。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在那时是很容易赚钱的行业。于是,在尝过了房地产行业的甜头后,黄俊钦对于电器再也没兴趣了。1992年底,兄弟俩就此分道扬镳。黄俊钦成立了北京新恒基集团,国美就全都交到了黄光裕手中。
分家之后,国美元气大伤,黄光裕为了尽快回到正轨,开始到处找银行贷款。原本做生意找贷款并不是什么奇怪事,但黄光裕那时候动了歪脑筋,为了更快获得资金,他开始财务造假,开设虚假信用票据。而这也是黄光裕入狱的有一个伏笔。
实际上,因为违规贷款事件,兄弟俩都曾被警方调查。但由于两兄弟已经在商场上经营许久,有了一些靠山,从而侥幸躲过一次。只不过,黄光裕不知道的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终究不会缺席。
躲过一劫的黄光裕愈加肆无忌惮,他为了更快发展优化现金流,开创了中国商界拖欠供应商款项的先河。按理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本就天经地义。但黄光裕因为在那时已经做得够大,他有足够的议价筹码。他规定,供应商货物入仓库后,要再过几个月结清货款。稍微了解一些金融知识的都看得懂,这不就是变相向供货商收取短期无息贷款吗?而这种操作模式之后也在国内商界广泛流传,供应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不仅如此,黄光裕还频繁要求供应商压价,以保证国美也能够同步降价来不断扩张市场。这对制造业而言无疑是巨大打击,因为所谓的压价,其实压的是生产商利润空间,国美利益并没有因此受损。因为这事,当初还爆发了一件闻名全国的事。格力电器董明珠坚决不肯降价,黄光裕随即命令所有国美门店不许出现格力电器产品。而董明珠不甘示弱,宁可增加成本开设专营格力电器的线下门店也不愿向黄光裕低头。
国美依靠低价优势实现了快速扩张。实际上,这种低价扩张的模式也是之后互联网模型的雏形。互联网的烧钱扩张与国美的低价扩张,本质上是同一种思维。
后来,黄光裕也发现,做零售行业太累,赚钱效应又不如房地产。所以,他在国美的强力现金基础上又创立了鹏润投资和明天地产。
天生胆大的黄光裕没有就此满足,除了房地产之外,他还想要搭建金融通道。2002年,他以1.35亿港元拿下了港股中的仙股京华自动化85.6%的股份,然后以大股东身份接连发布利好消息,使得股价拉升4倍。同年,京华自动化以1.2亿港元资金和价值0.75亿港元的股份买下了黄光裕持有的一家百慕大公司,而该公司的主要资产是黄光裕在北京的物业。也就是说,黄光裕先花了1.35亿港元买下上市公司,然后上市公司又花了接近2亿港元去买黄光裕手中的物业。这就等于黄光裕非但没有实际支出现金(不考套现的金额),仅仅是用自己所持有的物业就买到了一家上市公司,而由于自己本就是大股东,上市公司所持有的物业,自己依旧有控制权。真的是好一招空手套白狼。
自此之后,黄光裕一举登上中国首富宝座。2008年,除了苏宁外,国内市场再无能与国美叫板的零售企业。
不过,有道是乐极生悲。正当黄光裕处于人生最得意之际,法律对黄光裕之前的种种行为做出了清算,14年有期徒刑的判决使得黄光裕瞬间从神坛跌入谷底。
失去了黄光裕的国美在接下来的每一年都艰难前行。虽然黄光裕还能在狱中远程遥控,但毕竟脱离市场后,已经失去了准确的判断能力。
正当黄光裕身陷囹圄的时候,互联网大潮席卷全国。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于传统零售商城形成了毁灭性冲击。
如果黄光裕不在牢狱之中,想必他根本不会放任淘宝和京东做大。可惜,这14年徒刑使得黄光裕完美错过了互联网机遇,当他再出狱时,整个世界都变了。实体零售商场已经日落西山,电商成为零售行业的主流。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即使是黄光裕也没有能力力挽狂澜。
如今,国美已经沦落到了连工资都要拖欠的地步,恐怕已经没有任何起死回生的机会。而黄光裕也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不断从港股减持套现,至今已经套现了约10亿港元。很明显,黄光裕也放弃了,他只想及时止损。
纵观黄光裕的商界历程,简单概括就一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依靠游走在法律边缘疯狂蹦迪带来的财富和地位终究不长久,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只有出来老实打拼,才能流芳百世。
临近11.11,有不少消费者都想在这个时间段选购冰箱产品,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来推荐一款来自海尔的冰箱产品,这款海尔(Haier) BCD-452WDPF对开门冰箱拥有452L的超大容量,拥有665mm的纤薄机身,能够轻松融入你的家居环境当中,
老板套现10亿,员工停发工资,国美这样做妥当吗?文 | 雾满拦江(01)突发消息:国美停发员工工资,黄光裕夫妇套现10亿港元:国美总部全员大会,董事长黄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不发工资,大家怎么活?喝西
01昨晚,腾讯新闻发文称,国美可能延缓发放员工工资,国美电器董事长说: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还让员工签署承诺书,被外界解读为#国美停发员工工资#,这件事很快引爆舆论,不过
王者归来一顿操作工资都发不出来。黄光裕套现12亿元,却发不出员工工资,国美时代真的走向没落了吗?黄光裕当年从三间负债的小店,在银行里与杜鹃结缘,俩人堪称模范夫妻,故事也堪称传奇。杜鹃更被誉为潮汕好媳妇。乃至许多人羡慕地说“不羡鸳鸯不羡仙,只
网上关于国美、关于黄光裕陆续减持股票的消息满天飞。作为曾经和格力直接PK的商场卖家,下场令人唏嘘不已。而我们可以结合当下的电商直播经济,反思国美对于“拥抱趋势”的考虑:1、想拥抱电商直播,但没有理清社会大众主流。第一次看见“真快乐”这APP
想象一下,当你辛苦通勤上班了一个月后,满怀期待的等着着精神损失费——工资的到来。突然,公司跟你说:你的工资,我不发了!你会是什么心情?11 月 3 日,“国美停发员工工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惊呆了各位打工人,工资停发这种做法简直让人大
11月第一周(10月29日-11月4日)数字零售领域又有哪些事?以下为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带来数字零售领域的动态回顾。【要闻速览】国美被曝停发工资红布林获转转1亿美元C轮投资俞敏洪首次回应多平台直播原因星期六公司更名为
乐居财经11月7日,截至10:59,国美零售(00493.HK)涨14.29%,现报0.14港元。成交额0.69亿港元。据国美零售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二季度净利润-29.66亿元,同比下降50.25%;营业收入121.09亿元,
停发员工工资,国美帝国将倾现在的国美,令员工心寒。11月3日晚间,#国美停发员工工资#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舆论轰动,目前该话题阅读量已突破4亿。事情的起因是10月28日的国美总部全员大会。会上,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2411天假如一家公司发不出工资,高管离职,老板从股市上股票套现,这样的公司,你觉得会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快要倒闭了?而上面的情形正是今天国美所处的状态。在10月28日,国美开了一次全员大会,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