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20:56:02 | 浏览:225
#11月财经新势力#
曾经的电器巨头—国美终于又一次上了热搜,这一次是要求员工承诺延迟发放工资。
据报道,国美电器要求员工签署承诺函,理解并承诺从2022年10月起,公司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可能延时发放员工工资。实际上,早在10月28日下午,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已经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给员工上社保面不再发工资。
这次国美要求员工承诺的还不止接受不发工资这一事实,还有四项承诺内容分别是:
一是员工要与公司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二是员工承诺要提升经营业绩、为企业贡献价值;
三是员工承诺要维护企业利益和品脾形象;
四是员工要按时保质保量达成业绩目标。
更重要的是,要求员工信守承诺,如因违背承诺给公司带来的名誉和经济上损失,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劳动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图片来自于网络
理论上,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员工确实应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企业是否有员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价值,共渡难关以后企业会给员工什么样的未来?也就是说,企业能够给员工什么样的未来承诺?
一是企业遇到难关和困难时,不给员工发放工资是否合理?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企业是资本逐利的产物,员工是为生存而工作;企业获得的是利润,员工得到的是工资。
当企业遇到难关时员工确实应该不离不弃,与企业共渡难关,但是企业以承诺的方式要求员工自愿延迟半年甚至一年领取工资,本身就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应该是不合理的。
二是企业遇到困难时应该给员工更多的选择机会,强行的半年或者一年延迟发放工资的方式并不合理
企业遇到经营困难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裁员和降薪。世界大公司都是如此。裁员是国外大企业遇到困难时通行的做法,我国当时国有企业改制时也大多采用了这一方式,导致下岗再就业成为社会的流行词。
我国的企业当然有特殊性,要承担社会责任尽可能地少裁员,降薪就成为最主要的方式。
对于国美来说,可以给予员工更多的选择:如自动离职、降薪和延迟发放工资。自动离职是一次性地减轻企业的人力成本,缺点是可能会导致一批业务骨干流失;降薪也是一种短期措施的选择;延迟发放工资可以确保员工的工资水平,但却具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有的时候,选择比正确的方案更重要,因为选择代表尊重。而没有选择对于员工来说缺少公平和机会。
三是在企业难关渡过以后,员工会得到什么样的利益?也就是企业给员工什么样的未来?
既然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员工要与企业共渡难关,那么,企业在渡过难关以后,员工会得到什么?企业能给员工什么样的未来?
共渡难关的前提是大家的利益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如果没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员工凭什么要与企业共渡难关?
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与员工的共赢关系,比如员工持股、员工分红等,而不是企业好时是老板与员工的雇佣关系,企业遇到困难时要求员工以企业为家、共渡难关。
从国美的通知中,我们看不到企业对员工未来的承诺,看不到企业渡过难关以后员工的利益,更看不到员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那么员工的共渡难关就比较勉强了。
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员工面对未来可能半年或者一年无法拿到工资时,甚至可能以后永远无法拿到工资时,员工仍然要为企业贡献业绩和价值,还不能有负面的情绪,不能给企业的形象抹黑,否则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这就有点过于霸气了。
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更能看出企业的风气、企业的文化价值和企业的人情底蕴,与企业共渡难关只有是员工的自觉行动才真正具有生命力,这样的企业才会屹立不倒。祝福国美和国美的员工共渡难关,迎接美好的未来吧。(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