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20:58:53 | 浏览:141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钱不是万能的,但可悲的是,当巨大的财富数字带来人性的膨胀与狂躁的野心时,才是迈向深渊的第一步。
2006年,黄光裕带领下的国美成为绝对的家电零售老大。彼时的国美电器门店和营收都远超苏宁。有一次,黄光裕甚至提出要收购苏宁。张近东硬扛回应说:“我做不过就送给你。买你是买不起苏宁的。”
这下好了,当年的双雄争霸几乎就要相继跌倒在这个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张近东在2021年7月底离开了他一手养大的苏宁。而出狱归来的黄光裕在经过一年多的激进折腾之后,国美已经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很多人都表示愤慨,但明白人都知道,国美是确确实实遇上了寒冬。
而且这样的寒冬,可能不仅仅只有国美才有。
虽然在2004年、2005年、2008年黄光裕三度问鼎胡润百富榜之大陆首富,但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
今年上半年,国美零售营收121.09亿元,同比下降53.46%;归属母公司净亏损29.6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50.24%。
就问各位HR,我们有多久没有进入大卖场买家电了?
3年疫情,线下实体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国美肯定也难以幸免。这一点从国美的财务数据也得到验证,仅2022年上半年就巨亏30亿。
半年亏30亿,国美也扛不住。
这是大背景,所有事情,都发生在这个大背景之后。
10月28日,北京鹏润大厦国美总部的员工接到了一份全员大会通知。当天下午,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露面,她声称,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
接着,黄秀虹还批评了员工们近期的工作态度,认为大家缺少大局观,困难时期应不计得失,与公司共进退。她接着补充了一句: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会后公司会出具一份承诺书,员工可以各自去找主管签字。
违法肯定是违法的。
但是一意孤行,是为什么?
法律上国美集团和黄光裕,一定也请教过法律专业人士,这样一个决定肯定不会贸然地做出的。
大概率是该想的法子都想了,最后想不到其他办法了,就从员工这方面下手了。
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在既定的时间发放工资,是必须的。
那么员工如果真的遇到公司不愿意付工资,怎么办呢?
依据还是《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第38条关于「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里面明确说到,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注意,这种解除方式属于被迫解除,是因为公司存在违法情况,员工不得不提出辞职。
当然法律规定,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是需要给员工相对应的补偿的。
可是具体在实操的时候,还要看:
双方是否存在实际的劳动关系
双方签订的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
员工是否有能够证明公司拖欠工资的证据
不同的状况,最后的结论都不同。
所以,这件事情最后的定论,还要看之前国美在法律层面上有没有一些骚操作,如果有,那么当下的这些行为,就是处心积虑的。
我们还是需要让子弹飞一下。
国美2022年中报显示,其总负债规模达到了585.68亿元,其中需在1年内偿还的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有229.02亿元。而目前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4.09亿元,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更只余5535万元,比照2021年的21.4亿元现金流呈现断崖式下跌。
且2022年上半年关闭门店562家,净减少门店370家,另外,还退出60个城镇。
业绩方面,国美零售自2017年净利润转为亏损以来,至今未能扭转亏钱的局面。从2017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国美零售净利润分别亏损4.5亿元、48.87亿元、25.9亿元、69.94亿元、44.02亿元和29.66亿元,五年半时间累计亏损超过220亿元。
国美近几年盈利情况
对于国美来说,相比于负债,当下更难解的问题实质在于流动性危机,即经营收入的枯竭。
如今的国美,距离 " 被时代浪潮拍死在沙滩上 " 仅一步之遥,资不抵债、破产重组的命运随时可能降临。但黄光裕手里还有一张王炸—— 两家房地产公司。分别是北京鹏润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美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上述两家地产公司共有对外投资 24 起,其中仍在业、存续的企业 14 家。另据国美官网显示,国美旗下的地产板块主要有 " 国美地产、申福、玖号置业 " 三个。
即使没有白衣骑士现身,卖楼还债也不失为一个选项。但在流动性危机面前,时间才是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