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21:05:09 | 浏览:2912
作为中国传统家电零售巨头之一的国美零售(00493.HK),近三年来股价总体持续低迷,从2015年高点2.45港元一路下跌至如今的0.75港元/股,跌幅近70%。
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业绩不见起色,国美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预计亏损3.8亿元至4.8亿元,而在2017年,公司已录得亏损4.5亿元;二是线下传统门店销售受到天猫、京东等线上渠道冲击;三是重金布局线下零售渠道,继续渗透四五线城市,成本高企不下。
谈到国美,就不得不提A股的苏宁易购,当初两家家电零售连锁双雄,如今差距越来越大,国美如今市值为162亿港元,仅为苏宁的八分之一。
国美VS苏宁
2017年8月31日,国美电器正式更名为国美零售,以更能反映公司的业务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表明公司向新零售转型的决心。而苏宁也提出了“智慧零售”“无界零售”等概念,苏宁云商也更名为苏宁易购,突出其主营业务。由此也能看出,两家的竞争由电器领域上升到整个零售、家居和服务行业。
国美与苏宁近期均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似乎差距甚远。
国美2018年中报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销售收入预期同比下滑约9%,以去年同期营业收入380亿元计算,今年营业收入预计在346亿元左右,由于进入战略转型的实施期,财务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亏损将在3.8亿~4.8亿元(人民币)之间。
而国美公告中提出的战略转型,则为国美在2018年提出的“新市场、新技术、新业务”的“三新”举措,加大在四五线城市攻城略地,新增县域级门店,并且同时新增“柜电一体”“暖通/中央空调”“家装/橱柜”“厨空间”等服务举措。用数据中台打通线上线下前端业务。
而苏宁易购在2018年中报业绩快报中表示,公司坚定实施智慧零售战略,围绕场景互联网和智能供应链,加快全渠道布局,深化场景融合,自营与开放相结合,提升供应链效率,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具体为: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7.86亿元,同比增长32.29%,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润总额为59.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16.78%、1957.38%,若剔除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带来的利润影响,公司依然实现净利润约3.96亿元,同比增长35.85%。
从线上线下交易总额(GMV)来看,国美在2018年二季度报告期内的GMV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增长约15%,其中电子商务业务的平台GMV较去年同期相比预期超过60%,同时综合毛利率预期将超过17%。去年同期国美GMV实现人民币617亿元,其中线上GMV为205亿元,线下GMV412亿元。
以此计算,今年上半年国美GMV约为710亿元,其中线上GMV约为328亿元,线下GMV约为382亿元,线下GMV的交易额有所下滑。
反观苏宁易购2018年上半年,公司线上GMV交易规模为883.22亿元,同比增长76.51%,仅线上GMV交易规模比国美同期GMV总交易规模还多出173亿元。
截至2017年底,国美线下门店数量为1604间,而苏宁则达到3799家,截至今年上半年,苏宁合计拥有各类自营店面4813家。
从股价表现来看,截至今日收盘,国美股价报0.75港元/股,总市值为162亿港元,苏宁股价为12.53元/股,总市值为1167亿元,国美市值仅为苏宁市值的八分之一。
国美加大新零布局,能否扳回一城?
艾瑞咨询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7亿元,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5.5%,而网络购物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2017年整体规模已达6.1万亿元,主流电商平台已经完成了在一二线城市的跑马圈地,为了实现持续的用户、规模、业绩的增长,众多电商平台开始主动向三至六线城市跑马圈地,渠道、营销和消费等随之下沉,这些城市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也日益显现。
但是渠道下沉及渗透对于网点、日配、仓储等都有较高要求,使得企业财务成本相应上升。这也是国美在今年上半年依然亏损的原因之一。
新零售背景下,传统家电零售商融合与变革加速。以国美为例,新零售也是国美重点发力方向,通过产品升级、智能供应链、服务升级,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全渠道销售。
基于此,国美零售提出了共享零售模式和家·生活整体解决方案,从传统电器向家居、家装、家服务、百货、金融等多个领域纵深,旨在从1.8万亿人民币的家电市场切入到10万亿人民币的泛家居市场。
根据国美2017年年报显示,国美于去年大力推进了线上线下融合,并推出了国美应用程式“国美APP”,确定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零售模式,“一日三达”“精准配送”“送装一体”等物流能力已经覆盖95%地级市,91%县区级、85乡镇级。
但国美依然面临来自于同行的激烈竞争,除了老对手苏宁外,线下门店已成为电商标配,包括阿里和京东都在全面进军线下零售,对于阿里和京东而言,重要的不是电商市场份额,而是在中国的零售市场份额。国美的转型之路依然艰难,但不得不走。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对俄制裁不够,未停止在俄业务的可口可乐也被殃及。《基辅独立报》5日消息称,鉴于可口可乐公司仍没有停止在俄业务,三家乌克兰连锁超市——Silpo、Novus 和 Varus 停止销售可口可乐公司产品。↓同一天,宣传乌
近日,黄石港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一起“家庭式”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该传销团伙以投资“1040阳光工程”“自愿连锁工程”名义,对外虚构“国家正在大力建设黄石,为促进经济建设,创立融资平台,专门针对外地人进行投资”的事实,吸引他人加入。该传销团伙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安排志愿者对河道进行巡查,捡拾河滩内的垃圾,清查违规排污口。”9月26日,开发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巡河就是为了摸清河流沿线畜禽养殖、工业企业、河流水体颜色、入河排污口、河流沿线污染隐患等情况,为此市生态环境局
近两年,随着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健康的饮食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餐饮市场正在兴起一股“轻食”之风。与油腻高盐的食物相比,轻食以低卡路里、低脂肪、富含高纤维蛋白的食材为主,迎合了年轻人对营养均衡和健康自然的追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轻食类门店的目标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投资观点投资主线一:终端连锁品牌。高效的单店模型是加盟连锁品牌全国化的 基础;门店数量是衡量品牌商精益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自建供应链能力是 加盟连锁品牌进行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投资主线二:上游标品生产商。从品类
2017年,“茶饮+软欧包”的成功,再次点燃了复合式餐饮的市场激情。一时间,从著名连锁到街边小店都腾出空间,增设水吧台。匹萨+奶盖茶、重庆小面+满杯西柚、火锅+气泡茶的套餐组合则随处可见。就在餐厅、烘焙店忙着大力开发饮品的附加值,与茶饮店剑
国际连锁品牌往国际化扩张发展,很少是加盟转直营,大多都是直营会适度采取加盟;以星巴克为例,在美国本土完全直营,国际化发展时,采取区域加盟,仅授予区域加盟商直营开店。有许多台湾直营连锁总部,都曾因开放加盟出现控管问题,而急踩剎车; 如:白木屋
很多连锁企业在讨论,连锁到底是加盟好,还是直营好?其实我觉得,都好!符合公司战略布局的都是好的。正如邓小平那句: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发展战略:先盈利后扩张先扩张后盈利边盈利边扩张直营是稳步发展做强;加盟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