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20:55:00 | 浏览:403
2022年被视作最难的一年,不止是近三年疫情以来,甚至可能是近二十年来最艰难的时刻。
诚然,不论是经济,还是社会,近年来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世纪疫情大流行、国际局势复杂动荡、地缘冲突不断……
危机此起彼伏,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转型“自救”大潮,“韧性成长”和降本增效成为关键词,聚焦主业、修炼内功、构建长期竞争优势成为共识。随着最新的半年报相继出炉,艰难和反转一并成为常态。
零售行业龙头逆势再出大招,开启战略调整新阶段
在这轮洗牌加速、秩序重构的新周期中,国美零售(00493.HK,以下简称“国美”)这家作为中国零售业近36年的行业龙头,也在不断求新求变。
近日,国美再出大招:公布资产注入公告,同时创始人黄光裕发布2000余字的公开信,表示将战略聚焦主业、剥离亏损业务、追逐盈利的总体方针和计划。
此刻,距离18个月承诺已期满。对此,黄光裕也并未掩饰,“对执行的困难预料不足,加之疫情长时间扰动,导致现实与目标有一定差距。虽然团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很多关键节点也在逐步形成成果,如新模式店、共享共建供应链平台、娱乐化营销等。但相比未能实现的18个月既定目标,就显得逊色”。
整体读下来,言辞恳切,直面问题,且毫无躺平的意思:既有新目标,也有阶段性计划,务实的态度与决心可见一斑。
在公开信中,黄光裕提出未来三年实现“1+1+1”战略发展目标,即2023年实现较高盈利并达到以往较高水平,2024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显超越历史最好水平。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很可能是国美零售积极转向的一个经营拐点。
那么,国美如何实现“复兴”?或者说其强调的“蛰伏”之术又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寒冬”下,国美零售的“蛰伏”之道:减负、增质、重塑
1.“减负”:战略聚焦,甩掉“包袱”
本次国美零售的重大经营从战略层面而言是一次回归。
不论是公开信,还是同步披露的交易公告,抑或是之后的分析师会议,国美零售方面都在强调,立足于垂类模式,聚焦主业,即家电、消费电子产品零售领域。
与此同时,公司也将与主业非关联或亏损业务从上市公司中予以剥离、出售或停止发展。公司管理层表示,该部分亏损金额在二十亿元以上,并预期在公司复牌之后,还可能会剥离少量业务,均对股东的权益有积极和正面影响的,也不涉及任何资产或者业务转移。
顾名思义,战略聚焦,利于资源集中于优势领域,从而夯实基本盘;同时,剥离亏损业务,则可以直接改善盈利质量,并补充流动性。
2.“增质”:低价注入优质资产,创新多种盈利模式
如果将战略聚焦,视为“减法”思维,那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盈利模式并注入优质资产便是“加法”思维。
一方面,在专注家电及电子零售主业的基础上,国美零售将打造包括展(线下精品体验)、销(线上线下全渠道自营+共享型供应链)、家庭电子类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泛家电延伸产品及增值服务(送装、售后、延保、付费会员经营等)等在内的五类主要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改善资产结构,提高盈利水平;同时完善国美新零售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布局,并带来一系列协同效应。例如,最新公告披露的国美商都、湘江玖号以及安迅物流控制权等优质资产将注入上市公司体系内。
值得一提的是,据本次公告介绍,关于上述两项物业的权益,将在不摊薄中小股东权益和不增加上市公司现金压力的前提下,以大幅优惠的价格将国美商都、湘江玖号两处物业产权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大幅优化上市公司资产充足率,并增强融资能力。
另外,据分析师会议介绍,作为深耕大件物流35年的安迅物流,目前仍保持盈利,且预期未来五年的营收将保持20-40%的年复合增速,且净利持续增长。
公司管理层分析认为,物流业务与上市公司主业高度协同高度相关,将安迅物流注入上市公司既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零售与物流业务的协同性,又对集团构建完整的供应链物流能力、提升供应链效率乃至企业整体运营都有极大的裨益。
此外,公司还将加强科技赋能,以提升全流程的消费体验及运营效率。
3.“重塑”:优化门店结构,重构线下场景,推动店效提升
线下门店是新零售模式落地的根基,也是国美零售业务体系中的战略性入口,毫无疑问是其将要发力的重心之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门店结构的优化、线下场景的重塑。
一方面,国美零售将通过关撤低效门店、新开大店、拓展加盟门店,全面优化全国门店网络布局,从而大幅减少公司亏损,提升盈利能力。据公司管理层透露,公司计划关撤30%-35%的低效自营门店,本轮调整预计最晚将于10月底完成。
同时,公司拟改造或新开大约100家城市展厅型门店、继续快速拓展加盟门店,以“自营+加盟”相结合的方式,维持对现有全国770多个城市的覆盖。公司预期该门店亏损部分预计减亏金额约10-15亿元。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升门店经营效率,国美零售还将重新规划线下场景,包括功能、品类、场景、人效等多个维度。
此外,国美方面还表示,将会进一步强化头部品牌的深度合作,同时扩展腰部品牌的建设,有效提升库存周转效率。
据公司管理层透露,经过本次战略调整,预计门店的坪效和人效将大幅提升40%-50%,毛利率提升3%左右,费用额大幅下降30%以上,库存周转率提升40-50%以上,经营现金流大幅正向提升,EBITDA实现大幅增长。
由上可见,国美零售的此次重大调整,涉及到业务、盈利模式、渠道及流程、供应链、组织架构和管理等诸多层面,核心在于降本增效,提升盈利水平,同时拓宽服务能力,将持续把握中国零售变革下的机会。
结语
从国美此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及目标的颗粒度,不难见出其力图破局的决心和态度,同时也折射出国内经济环境之严峻,企业经营之艰难,不言而喻,尤其是实体零售业,可说是处在一场面临存亡抉择的极限挑战中。
不过,黑天鹅的出现,也加速了行业洗牌,长期更有利于龙头发展。国美可以说是中国零售业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丰碑级的存在,不论是品牌、渠道、供应链等禀赋都有深厚的积累,通过逆势改革,聚焦主业,强化核心优势,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在眼下高风险的市场环境下,实现稳健发展。从长期而言,在消费导向及一系列助实政策支持下,国美零售经营向上有望逐步兑现。
最后,参考过往历史数据,并结合公司设定的目标及披露的一些相关指引,包括毛利率及费用等核心指标潜在改善空间,对其未来对其未来几年的业绩进行简单地毛估如下,主要针对营收和EBITDA如下: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注:除2021年数据之外,其他均为预估值)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疫情冲击,基于保守估计,将2020-2022年收入复合增速设为5%左右,其中2022年由于疫情及资产重组等多因素影响,预期将会明显收缩;而2023-2025年,假设国美零售战略调整开始进入逐步兑现阶段,给予其收入复合增速约10-15%。
本文源自格隆汇
一年前,国美喜提热搜。当时是公司内部发布的一份《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当时星空君还煞有介事的从公司可能使用的安全准入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国内知名的准入系统的软件商,如北信源、360等。马上就要一周年了,国美再次喜提热搜。这次还是面
国美又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停发工资,昨日,网上流传出一张“停薪留职”的承诺书,国美要求员工签订一份承诺书,要求自愿和公司共渡难关,接受停薪,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完成公司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个操作,黄世仁看了都直呼“专业”!黄光裕在中国的商业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昨日国美被曝停发员工工资,有媒体报道称,在北京鹏润大厦国美总部的全员大会上,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表示:公司到 12 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了,并且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现据第一财
“都快到6·18了,但1个月前在国美真快乐App下单的iPhone12目前仍未发货。”消费者小鹿(化名)近日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国美真快乐App大额优惠拉新引流,却迟迟不发货,引发不少消费者投诉。行业人士认为,国美应该尽快完善供应链,提升仓储
巍峨挺拔、高耸入云的鹏润大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26号,地处燕莎商圈的中心地带,是当地标志性建筑,也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写字楼。这里还是国美的总部。在进入千禧年便投入使用的鹏润大厦,历经二十余年的风霜雨雪如今仍蔚然矗立。但是,它的缔造者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陈维城)1月27日,贝壳财经记者从国美获悉,国美控股旗下国美电器公司人事调整,黄秀虹兼任国美电器董事长,王波为国美电器CEO,李俊涛为国美电器副总裁。国美控股也称国美集团,旗下有港股上市公司国美零售,国美电器包含在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晓冲 报道近日,家电零售巨头国美欠薪的消息在社交平台登上热搜,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据了解,多位国美员工表示,国美未按时向员工发放8月薪资,具体发放时间和比例均不清晰,此前拖欠员工的半年绩效也未发放。国美回应欠薪登上热搜
在后疫情时代,消费升级成为了零售新周期的成长支撑力,也让零售业从“卖方市场”迈入了“买方市场”。随着十月国庆消费的触底反弹,国内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零售业逆势增长。其中,国美零售发起的共享共建“家·生活”零售共同体的倡议,以及深入实施“家·
前首富黄光裕回归一年有余,他让国美的业绩发生了哪些改变?日前,国美零售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销售收入和毛利均实现增长的背景下,国美却净亏损44.02亿元。这与黄光裕提出的用18个月时间让国美重回“原有市场地位”仍有差距。脱离市场太久的黄光
本报记者 贾丽在零售业掀起“直播热”的国美,近日再创纪录。8月28日,国美开启一场“买遍中国·山东站”直播,整场直播全渠道总播放量728万,销售额突破14.57亿元,击破央视新闻带货直播纪录。据悉,这是国美与央视新闻联合打造的“买遍中国”带